第485章
傍晚,里正挨家挨戶發鐵鏟:“明日去鐵官營搬磚,每日三斤粟米,干滿三月,賜鐵犁一副!”
李二狗眼睛一亮,握緊了木柄:“管他煉啥,有飯吃就行!”
邯鄲城的鐵器鋪里,年輕匠師張小剛正對着高爐圖紙沉思。
他曾隨張騫出使大月氏,見過西域的“坩鍋鍊鋼法”,卻從未想過能把爐子造得比城牆還高。
“這爐體要分‘爐喉’‘爐身’‘爐缸’......”
他喃喃自語,突然抓起一塊炭筆在牆上畫起來,“若在爐腹處開十二個進風口,用皮囊鼓風,溫度必能超過炭火!”窗外,一輪明月升上城頭,照見他眼中跳動的火光。
長安城西北,三百座高爐同時破土動工。
青磚窯爐如春筍般拔地而起,每座高約兩丈,爐頂插着紅色三角旗,上書“大漢鐵官”。
霍光每日親臨現場,見民夫們用木模澆築爐體,便大聲叮囑:“爐壁要厚三尺,內砌耐火磚!若爐體漏鐵水,你們腦袋也保不住!”
當第一座高爐點火時,熊熊火焰照亮夜空,爐工們將鐵礦石、木炭、石灰石按比例投入,汗水在火光中凝成鹽花。
三日後開爐,赤紅的鐵水如岩漿般流出,圍觀的百姓驚呼:“鐵水竟像黃河決堤!”
玉門關外,黃沙漫天。陳湯站在沙丘上,望着眼前綿延十里的“鋼鐵營”——十萬民夫分成三班,日夜輪作。
南邊是採煤區,黑色煤塊被裝上車,由駱駝隊運往爐前;北邊是礦石山,囚徒們腰繫繩索,在懸崖上開鑿鐵礦。
“都給老子聽着!”
他揮動馬鞭,“每煉出十斤好鐵,便減一日刑期!”
夕陽西下時,某座高爐突然噴出青焰,爐長狂喜大叫:“是‘鋼鐵雨’!咱們煉出鋼了!”滾燙的鋼水濺在沙地上,騰起一片白霧,瞬間凝成堅硬的鐵塊。
豫章郡的竹林深處,無數土窯星羅棋布。
當地百姓從未見過如此陣仗:
男人們光着膀子搬運煤炭,女人們在溪邊淘洗礦石,孩童們則提着瓦罐,給爐工送綠豆湯。
一位白髮老匠蹲在爐前,用木棍撥弄着爐內的火候,忽然老淚縱橫——他此生見過最精的鐵,是給楚王鑄劍時的“毛鐵”,如今竟能親眼看見“百鍊精鋼”如流水般產出。
...
Copyright 2025 www.twshumi.com 書迷小說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