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老規矩,雖然是兩本書,但後記仍然合併為一篇(有這個規矩嗎?)</p>
這一套書,如同依晴姑娘往常的慣例,是兩本各自獨立、因某個主題而合併為一套的主題書,原則上,無論您先看哪一本,都不會造成劇情上的混淆或困惑,您可視心情挑選先後順序觀看</p>
而,這一套書的主題,我個人是將其定義為“成長”</p>
這裡所謂的“時差”,指的是兩個人處在同一個時空,卻因為某一些因素所造成的落差,導致無法交集</p>
《同心圓》,兩人的差異是生理上的</p>
《分岔路》,兩人的差異是心理上的</p>
然後,兩對都各自做了不同的努力,使最後雙方的步調能夠一致</p>
至於書名的由來,晴姑娘當初原是擔心太抽象難懂,尤其是第一個,聽起來不太文學,反而比較像數學……</p>
好啦,我來解釋一下當初的發想,讓大家比較好進入狀況——</p>
必於《同心圓》</p>
男主角是一見鍾情,從相遇那一刻起,世界便以女主角為圓心,為了趕上她的人生步調,努力讓自己成長,無論人生的格局拓展得再寬闊,始終繞着她轉,心從不曾遠離</p>
必於《分岔路》</p>
他們相遇在大學時代,最青春無敵的年紀,因為感應到彼此的愛情頻率,陷入熱戀但是當愛情火花燃盡,彼此之間的差異終究讓他們走向分岔路,男主角也有了一段不同的人生歷練,又該如何繞回原點,牽手共行?</p>
以上,報告完畢</p>
(好像太簡潔了,缺乏誠意?好吧,再補上幾段小插曲好了)</p>
《同心圓》一書後半段,幾乎是真人實事演出,房屋漏水那段,相信是許多人心中的痛,尤其遇上那種蠻不講理的惡鄰居,想維修也束手無策,只能無奈又心痛地每天看着房子滲水,一點一滴損害身家財產,那更是一整個的無語問蒼天……</p>
在寫這本書時,身邊剛好有朋友發生類似的案例,於是晴姑娘將它寫出來,提供給大家作為應對時的參考,希望對大家有一點小小的幫助,當然,這種事是能不要遇到最好啦!</p>
至於後續發展,晴姑娘實在嘴賤,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</p>
那封寄到市政府建管局的陳情信,你們猜怎麼了?我們偉大的公務人員,思考邏輯實非常人所能理解,其中有一段對話,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——</p>
因為維修人員已經觀測水表,確認樓上有漏水情形,建議做水管檢測,但樓上不肯配合,而建管局沒開單,竟說:“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里沒有這一條吧?你說的第六條第二項,是講維護或修繕,沒有講到檢測”</p>
我朋友:“……”</p>
...
Copyright 2025 www.twshumi.com 書迷小說網